一、概述
眾所周知,智能光分配網絡(智能ODN)是使用了電子標簽技術使傳統的ODN實現了智能化的功能。那么,智能ODN是由不同的功能實體所組成,它包括:電子標簽載體、智能ODN配線設施、智能管理系統和智能管理終端四個部分。這些組成部分互相連接是定義了專有接口的;另外,對于智能管理系統和智能管理終端,還應支持與運營商的運營支撐系統(OSS)相連接。為此,在智能ODN中所定義的這些專有接口共有6個,它們是I1~I6,具體示意圖詳見下圖1。
圖1:智能ODN組成模型圖
欲具體了解智能光分配網絡(智能ODN)介紹的請進入。
鑒于此,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/T 2896.x《能光分配網絡 接口技術要求》系列等相關標準對這些接口的功能要求、物理接口要求、通信協議要求等進行了具體規范。實際上,在通信行業標準YD/T 2895《智能光分配網絡總體技術要求》中,已經對這些接口的基本要求做出了規定,包括接口上應支撐交換的信息要求,具體詳見下表1中,從中可以確定各接口的物理接口的類型與通信協議的特征。下述結合相關標準介紹其智能ODN中中各接口的技術要求。
表1:智能ODN各接口通信交換的信息
欲詳細了解YD/T 2895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。
二、I1接口
由圖1可知,I1接口是位于電子標簽載體與智能ODN配線設施之間的通信接口,智能ODN配線設施(包括智能ODF、智能OCC和智能ODB等)通過I1接口讀取或在受控狀態下寫入電子標簽載體上的標簽信息。該接口的技術要求是由通信行業標準YD/T 2895所規范,在YD/T 2895中規定,按照讀取方式分類,I1接口的物理型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。同時,YD/T 2895給出了電子標簽的電子編碼格式要求:是由標準字段(應由256bit組成)和擴展位字段(應不超過768bit)兩部分組成,各字段的編碼規則應符合YD/T 2895中的表1的規定。
欲詳細了解YD/T 2895標準規定編碼規則的請進入。
三、I2接口
I2接口位于智能ODN設施與智能管理終端之間的通信接口,智能管理終端通過I2接口對智能ODN設施進行管理。I2接口的技術要求是由通信行業標準YD/T 2896.1《智能光分配網絡 接口技術要求 第1部分:智能光分配網絡設施與智能管理終端的接口》所規范。
1、物理接口類型
I2接口采用的物理接口類型是RJ-45接頭的RS 485接口,且同一物理接口應同時支持供電和通信功能。傳輸線通過五類或超五類雙絞線連接,兩端均采用TIA-568-B所規定的接頭形式。在YD/T 2896.1中規定了RJ-45接頭的引腳定義和RS 485接口的定義(包括電氣特性、通信方式和通信數據格式等。具體要求請詳見YD/T 2896.1標準。
欲更多了解RJ-45接頭和RS 485接口介紹的請進入:RJ-45接頭;RS 485接口
2、通信協議
通常,智能ODN配線設施與智能管理終端之間(I2接口)的通信協議都采用報文交互的通信方式,每一個請求都應有一個應答報文作為應答。報文由報文頭(定長)、報文體(變長)和報文尾(定長)構成,如下圖3-2所示;I2接口應支持基本命令和命令碼。在YD/T 2896.1中詳細規定了報文格式、基本命令(11種)及命令碼、消息交互流程等,具體詳見YD/T 2896.1標準中。
圖3-2:報文結構示意圖
欲詳細了解YD/T 2896.1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。
三、I3接口
I3接口位于智能ODN配線設施與智能ODN管理系統之間,智能ODN管理系統通過I3接口直接對穩定供電的智能ODN配線設施進行管理。
1、物理接口類型
I3接口的物理接口類型應支持GE光/電接口和FE光/電接口。
欲更多了解GE光/電接口和FE光/電接口特性參數介紹的請進入。
2、通信協議
I3接口的通信協議目前可以采用兩種:基于SNMP的和基于Socket的。
基于SNMP的通信協議:使用的是基于UDP協議的簡單網絡管理協議(SNMP),SNMP的協議版本宜為SNMPv2c,SNMPv2c的定義見IETF RFC 1901、IETF RFC 1905和IETF RFC 1906。I3接口的基于SNMP的通信協議的相關要求,是由YD/T 2896.21《智能光分配網絡 接口技術要求 第21部分:基于SNMP的智能光分配網絡設施與智能光分配網絡管理系統的接口》所規范。該標準規定了I3接口的基于SNMP的通信協議中的智能ODN設施的實體管理信息庫(MIB)和擴展MIB,包括結構和索引方案等。具體詳見YD/T 2896.21標準。
欲詳細了解YD/T 2896.21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。
欲更多了解簡單網絡管理協議(SNMP)介紹的請進入。
基于Socket的通信協議:基于網絡套接字(Socket)的通信協議的I3接口,應采用基于可靠連接的傳輸控制協議(TCP)。I3接口的基于Socket的通信協議的相關要求,是由通信行業標準YD/T 2896.22《智能光分配網絡 接口技術要求 第22部分:基于Socket的智能光分配網絡設施與智能光分配網絡管理系統的接口》所規范。通常,協議都采用報文交互通信方式,每一個請求都應有一個應答報文作為應答。報文由報文頭(定長)、報文體(變長)和報文尾(定長)構成,同圖3-2所示;I3接口應支持基本命令和命令碼。YD/T 2896.22規定了其報文格式(報文的編碼格式采用8比特統一碼轉換格式(UTF-8))、基本命令(15種)與命令碼,具體要求請詳見YD/T 2896.22標準。
欲詳細了解YD/T 2896.22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。
欲更多了解網絡套接字(Socket)技術介紹的請進入。
三、I4接口
I4接口位于智能管理終端與智能ODN管理系統之間,智能ODN管理系統通過I4接口與智能管理終端進行通信。I4接口的技術要求是由通信行業標準YD/T 2896.3《智能光分配網絡 接口技術要求 第3部分:智能管理終端與智能光分配網絡管理系統的接口》所規范。
1、物理接口類型
I4接口的物理接口類型應同時支持兩種類型接口:標準的移動網絡接口和WLAN接口。
2、通信協議
智能管理終端與智能ODN管理系統間宜支持Web Services的通訊方式,通信數據應經過加密,通過用戶名和密碼認證方式進行管理接入,還應支持采用定時機制與智能ODN管理系統通信。YD/T 2896.3詳細規定了通信協議的內容,具體詳見標準的原文。
欲詳細了解YD/T 2896.3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。
四、I5接口
I5接口是智能ODN的北向接口,位于智能ODN管理系統與運營支撐系統(OSS)之間。該接口的技術要求是由通信行業標準YD/T 2896.4《智能光分配網絡 接口技術要求 第4部分:網絡管理系統與OSS的接口》所規范的。由于I5是北向接口,YD/T 2896.4規定了I5接口的定義、接口的功能及智能管理系統的信息模型等,具體詳見其標準的原文。
欲詳細了解YD/T 2896.4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。
五、I6接口
I6接口位于智能管理終端與OSS之間,實現工單信息交互功能。依據YD/T 2895標準的規定,I6接口為可選項。I6接口的物理接口類型應同時支持兩種類型接口,即:標準的移動網絡接口和WLAN接口。
I6接口的技術要求是由通信行業標準YD/T 2896.5《智能光分配網絡 接口技術要求 第5部分:網絡管理終端與OSS的接口》所規范的。同樣該標準也是規定了I6接口的接口功能、信息模型和接口定義,具體詳見標準的原文。
欲詳細了解YD/T 2896.5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。
六、智能管理APP與智能便攜工具的接口
在2021年的3月工信部又首次發布了YD/T 2896.6-2021《智能光分配網絡 接口技術要求 第6部分:智能管理APP與智能便攜工具的接口》通信行業標準。它規定了智能ODN智能管理APP與智能便攜工具的接口定義、接口通信協議等。待該標準正式出版后再做具體介紹。
事實上,在通信行業標準YD/T 3115《智能光分配網絡 管理終端技術要求》中,對智能管理APP人機界面要求、智能管理APP與智能便攜工具的功能要求給出了規定。
欲具體了解YD/T 3115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。
欲進一步了解智能ODN各功能實體的技術要求的請進入。